Skip to main content

基础语法

主函数

一个 C 语言程序有且只有一个主函数,程序运行时系统会自动调用

如果一个程序没有主函数,则这个程序不具备运行能力。如果一个程序有多个主函数,则编译时会报错。

函数定义格式

  • 主函数定义的格式:
    • int 代表函数执行之后会返回一个整数类型的值
    • main 代表这个函数的名字叫做 main
    • () 代表这是一个函数
    • 代表这个程序段的范围
    • return 0; 代表函数执行完之后返回整数 0
int main() {
// insert code here...
return 0;
}
info
  • C 语言中,每条完整的语句后面都必须以英文分号结尾
  • main 函数前面的 int 可以不写或换成 void
  • main 函数中的 return 0 可以不写
  • 其它函数定义的格式
    • int 代表函数执行之后会返回一个整数类型的值
    • call 代表这个函数的名字叫做 call
    • () 代表这是一个函数
    • 代表这个程序段的范围
    • return 0; 代表函数执行完之后返回整数 0
int call() {
return 0;
}
info
  • 主函数(main)会由系统自动调用, 其它函数需要开发者在 main 函数中手动调用
    • call 代表找到名称叫做 call 的某个东西
    • () 代表要找到的名称叫 call 的某个东西是一个函数
    • ; 代表调用函数的语句已经编写完成
    • 所以 call();代表找到 call 函数, 并执行 call 函数
int call() {
return 0;
}
int main() {
call();
}

注释

注释是代码中不会被解释器执行的文本。用于解释代码,方便阅读。

C 支持//单行注释/* 多行注释 */

// 单行注释
// 以//开头,到这一行末尾
// 任何地方都可以写注释:函数外面、里面,每一条语句后面
// 快捷键:Ctrl+/


/*
// 多行注释可以嵌套单行注释

多行注释不能嵌套多行注释

因为多行注释以/*开头,到最近的一个* /结尾

初学者编写程序可以养成习惯:先写注释再写代码
将自己的思想通过注释先整理出来,在用代码去体现
因为代码仅仅是思想的一种体现形式而已
*/

内置内容

C语言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小而精,它只提供了一套非常精简的内置功能,将大部分功能都留给库来实现。

关键字

关键字是语言中预先定义的标识符。(在开发工具中会显示特殊颜色。)

我们把它们用作标识符名称会引发错误或导致其功能失效。

数据类型

  • 作为程序员, 我们最关心的是内存中的动态数据,因为我们写的程序就是在内存中运行的
  • 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临时数据,为了方便数据的运算和操作, C 语言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类, 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类型
  • C 语言中有 4 大类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指针类型、空类型

1个二进制位可以存储0或1,称为(bit)。

8个二进制位就可以存储2^8=256个不同的数值(0~255),称为字节(byte)。

在计算机中以整数形式存储的就是整型。字符型(char)本质上也是小整数(通常对应ASCII码值),所以字符型也属于整型家族,可以进行算术运算。

数据类型使用建议
  1. 选择合适的类型:根据数据范围选择最小满足需求的类型
  2. 避免溢出:注意数据范围,防止溢出导致的错误结果
  3. 浮点数比较:不要直接用==比较浮点数,使用epsilon比较
  4. 类型转换:明确类型转换的规则,避免精度丢失
  5. 内存对齐:了解结构体内存对齐规则,优化内存使用
常见陷阱
  • 整数除法截断5/2 结果是 2 而不是 2.5
  • 无符号整数下溢unsigned int x = 0; x--; 结果是很大的正数
  • 浮点精度问题0.1 + 0.2 可能不等于 0.3
  • 数组越界:访问数组时要检查边界,C语言不会自动检查

标准库

虽然C语言的内置内容少,但它拥有一个庞大且功能强大的标准库 (Standard Library),这是C语言功能的核心所在。

这个标准库被分成了许多头文件,每个头文件都包含了一组相关的函数、宏和类型定义。

标准库的设计理念是精简(基本功能)、高效(通用功能)和可移植(与操作系统无关的)。

运算符

运算符和关键字一样,可以直接使用。

算术运算符

优先级名称符号说明
3乘法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具有左结合性
3除法运算符/向零取整
3求余运算符 (模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具有左结合性
4加法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具有左结合性
4减法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具有左结合性
  • 注意事项
    • 如果参与运算的两个操作数皆为整数, 那么结果也为整数
    • 如果参与运算的两个操作数其中一个是浮点数, 那么结果一定是浮点数
    • 求余运算符, 被除数a % 除数b, a=(a 整除 b) × b + 余数 ,其中(a 整除 b)的结果总是向 0 取整。(四舍五入时也总是向 0 取整)
    • 求余运算符, 参与运算的两个操作数必须都是整数, 不能包含浮点数。且除数不能为 0 (没有意义)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 = 10;
int b = 5;
// 加法
int result = a + b;
printf("%i\n", result); // 15
// 减法
result = a - b;
printf("%i\n", result); // 5
// 乘法
result = a * b;
printf("%i\n", result); // 50
// 除法
result = a / b;
printf("%i\n", result); // 2

// 算术运算符的结合性和优先级
// 结合性: 左结合性, 从左至右
int c = 50;
result = a + b + c; // 15 + c; 65;
printf("%i\n", result);

// 优先级: * / % 大于 + -
result = a + b * c; // a + 250; 260;
printf("%i\n", result);

// 整数除以整数, 结果还是整数
printf("%i\n", 10 / 3); // 3

// 参与运算的任何一个数是小数, 结果就是小数
printf("%f\n", 10 / 3.0); // 3.333333

// 10 / 3 商等于3, 余1
int result_2 = 10 % 3;
printf("%i\n", result_2); // 1

// 左边小于右边, 那么结果就是左边
result_2 = 2 % 10;
printf("%i\n", result_2); // 2

// 被除数是正数结果就是正数,被除数是负数结果就是负数
result_2 = 10 % 3;
printf("%i\n", result_2); // 1
result_2 = -10 % 3;
printf("%i\n", result_2); // -1
result_2 = 10 % -3;
printf("%i\n", result_2); // 1
}

赋值运算符

优先级名称符号说明
14赋值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具有右结合性
14除后赋值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具有右结合性
14乘后赋值运算符 (模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具有右结合性
14取模后赋值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具有右结合性
14加后赋值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具有右结合性
14减后赋值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具有右结合性
  • 简单赋值运算符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简单的赋值运算符 =
// 会将=右边的值赋值给左边
int a = 10;
printf("a = %i\n", a); // 10
}
  • 复合赋值运算符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复合赋值运算符 += -= *= /= %=
// 将变量中的值取出之后进行对应的操作, 操作完毕之后再重新赋值给变量
int num1 = 10;
// num1 = num1 + 1; num1 = 10 + 1; num1 = 11;
num1 += 1;
printf("num1 = %i\n", num1); // 11
int num2 = 10;
// num2 = num2 - 1; num2 = 10 - 1; num2 = 9;
num2 -= 1;
printf("num2 = %i\n", num2); // 9
int num3 = 10;
// num3 = num3 * 2; num3 = 10 * 2; num3 = 20;
num3 *= 2;
printf("num3 = %i\n", num3); // 20
int num4 = 10;
// num4 = num4 / 2; num4 = 10 / 2; num4 = 5;
num4 /= 2;
printf("num4 = %i\n", num4); // 5
int num5 = 10;
// num5 = num5 % 3; num5 = 10 % 3; num5 = 1;
num5 %= 3;
printf("num5 = %i\n", num5); // 1
}
  • 结合性和优先级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number = 10;
// 赋值运算符优先级是14, 普通运算符优先级是3和4, 所以先计算普通运算符
// 普通运算符中乘法优先级是3, 加法是4, 所以先计算乘法
// number += 1 + 25; number += 26; number = number + 26; number = 36;
number += 1 + 5 * 5;
printf("number = %i\n", number); // 36
}

自增自减运算符

  • 在程序设计中,经常遇到“i=i+1”和“i=i-1”这两种极为常用的操作。
  • C 语言为这种操作提供了两个更为简洁的运算符,即++和--
优先级名称符号说明
2自增运算符(在后)i++单目运算符,具有左结合性
2自增运算符(在前)++i单目运算符,具有右结合性
2自减运算符(在后)i--单目运算符,具有左结合性
2自减运算符(在前)--i单目运算符,具有右结合性
  • 自增
    • 如果只有单个变量, 无论++写在前面还是后面都会对变量做+1 操作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number = 10;
number++;
printf("number = %i\n", number); // 11
++number;
printf("number = %i\n", number); // 12
}
  • 如果出现在一个表达式中, 那么++写在前面和后面就会有所区别
    • 前缀表达式:++x, --x;其中 x 表示变量名,先完成变量的自增自减 1 运算,再用 x 的值作为表达式的值;即“先变后用”,也就是变量的值先变,再用变量的值参与运算
    • 后缀表达式:x++, x--;先用 x 的当前值作为表达式的值,再进行自增自减 1 运算。即“先用后变”,也就是先用变量的值参与运算,变量的值再进行自增自减变化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number = 10;
// ++在后, 先参与表达式运算, 再自增
// 表达式运算时为: 3 + 10;
int result = 3 + number++;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13
printf("number = %i\n", number); // 11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number = 10;
// ++在前, 先自增, 再参与表达式运算
// 表达式运算时为: 3 + 11;
int result = 3 + ++number;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14
printf("number = %i\n", number); // 11
}
  • 自减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number = 10;
// --在后, 先参与表达式运算, 再自减
// 表达式运算时为: 10 + 3;
int result = number-- + 3;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13
printf("number = %i\n", number); // 9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number = 10;
// --在前, 先自减, 再参与表达式运算
// 表达式运算时为: 9 + 3;
int result = --number + 3;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12
printf("number = %i\n", number); // 9
}
  • 注意点:
    • 自增、自减运算只能用于单个变量,只要是标准类型的变量,不管是整型、实型,还是字符型变量等,但不能用于表达式或常量
      • 错误用法: ++(a+b); 5++;
    • 企业开发中尽量让++ -- 单独出现, 尽量不要和其它运算符混合在一起
int i = 10;
int b = i++; // 不推荐
或者
int b = ++i; // 不推荐
或者
int a = 10;
int b = ++a + a++; // 不推荐
  • 请用如下代码替代
int i = 10;
int b = i; // 推荐
i++;
或者;
i++;
int b = i; // 推荐
或者
int a = 10;
++a;
int b = a + a; // 推荐
a++;
  • C 语言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同一个表达式中同一个变量自增或自减后如何运算, 不同编译器得到结果也不同, 在企业开发中千万不要这样写
    int a = 1;
// 下列代码利用Qt运行时6, 利用Xcode运行是5
// 但是无论如何, 最终a的值都是3
// 在C语言中这种代码没有意义, 不用深究也不要这样写
// 特点: 参与运算的是同一个变量, 参与运算时都做了自增自减操作, 并且在同一个表达式中
int b = ++a + ++a;
printf("b = %i\n", b);

sizeof 运算符

  • sizeof 可以用来计算一个变量或常量、数据类型所占的内存字节数

    • 标准格式: sizeof(常量 or 变量);
  • sizeof 的几种形式

    • sizeof( 变量\常量 );
      • sizeof(10);
      • char c = 'a'; sizeof(c);
    • sizeof 变量\常量;
      • sizeof 10;
      • char c = 'a'; sizeof c;
    • sizeof( 数据类型);
      • sizeof(float);
      • 如果是数据类型不能省略括号
  • sizeof 面试题:

    • sizeof()和+=、*=一样是一个复合运算符, 由 sizeof 和()两个部分组成, 但是代表的是一个整体
    • 所以 sizeof 不是一个函数, 是一个运算符, 该运算符的优先级是 2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 = 10;
double b = 3.14;
// 由于sizeof的优先级比+号高, 所以会先计算sizeof(a);
// a是int类型, 所以占4个字节得到结果4
// 然后再利用计算结果和b相加, 4 + 3.14 = 7.14
double res = sizeof a+b;
printf("res = %lf\n", res); // 7.14
}

逗号运算符

  • 在 C 语言中逗号“,”也是一种运算符,称为逗号运算符。 其功能是把多个表达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表达式,称为逗号表达式
  • 逗号运算符会从左至右依次取出每个表达式的值, 最后整个逗号表达式的值等于最后一个表达式的值
  • 格式: 表达式1,表达式2,… …,表达式n;
  • 例如: int result = a+1,b=3*4;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 = 10, b = 20, c;
// ()优先级高于逗号运算符和赋值运算符, 所以先计算()中的内容
// c = (11, 21);
// ()中是一个逗号表达式, 结果是最后一个表达式的值, 所以计算结果为21
// 将逗号表达式的结果赋值给c, 所以c的结果是21
c = (a + 1, b + 1);
printf("c = %i\n", c); // 21
}

关系运算符

  • 为什么要学习关系运算符
  • 默认情况下,我们在程序中写的每一句正确代码都会被执行。但很多时候,我们想在某个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才执行某一段代码
  • 这种情况的话可以使用条件语句来完成,但是学习条件语句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些更基础的知识:如何判断一个条件是否成立
  • C 语言中的真假性
  • 在 C 语言中,条件成立称为“真”,条件不成立称为“假”,因此,判断条件是否成立,就是判断条件的“真假”
  • 怎么判断真假呢?C 语言规定,任何数值都有真假性,任何非 0 值都为“真”,只有 0 才为“假”。也就是说,108、-18、4.5、-10.5 等都是“真”,0 则是“假”
  • 关系运算符的运算结果只有 2 种:如果条件成立,结果就为 1,也就是“真”;如果条件不成立,结果就为 0,也就是“假”
优先级名称符号说明
6大于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具有左结合性
6小于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具有左结合性
6大于等于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具有左结合性
6小于等于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具有左结合性
7等于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具有左结合性
7不等于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具有左结合性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result = 10 > 5;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1
result = 5 < 10;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1
result = 5 > 10;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0
result = 10 >= 10;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1
result = 10 <= 10;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1
result = 10 == 10;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1
result = 10 != 9;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1
}
  • 优先级和结合性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优先级 小于 >, 所以先计算>
// result = 10 == 1; result = 0;
int result = 10 == 5 > 3;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0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和 != 优先级一样, 所以按照结合性
// 关系运算符是左结合性, 所以从左至右计算
// result = 0 != 3; result = 1;
int result = 10 == 5 != 3;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1
}
  • 练习: 计算 result 的结果
int result1 = 3 > 4 + 7
int result2 = (3>4) + 7
int result3 = 5 != 4 + 2 * 7 > 3 == 10
  • 注意点:
    • 无论是 float 还是 double 都有精度问题, 所以一定要避免利用==判断浮点数是否相等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float a = 0.1;
float b = a * 10 + 0.00000000001;
double c = 1.0 + + 0.00000000001;
printf("b = %f\n", b);
printf("c = %f\n", c);
int result = b == c;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0
}

逻辑运算符

优先级名称符号说明
2逻辑非运算符!单目运算符,具有右结合性
11逻辑与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具有左结合性
12逻辑或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具有左结合性
  • 逻辑非
  • 格式: ! 条件A;

  • 运算结果: 真变假,假变真

  • 运算过程:

    • 先判断条件 A 是否成立,如果添加 A 成立, 那么结果就为 0,即“假”;

    • 如果条件 A 不成立,结果就为 1,即“真”

    • 使用注意:

    • 可以多次连续使用逻辑非运算符
    • !!!0;相当于(!(!(!0)));最终结果为 1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优先级高, 先计算()里面的内容
// 10==10为真, 所以result = !(1);
// !代表真变假, 假变真,所以结果是假0
int result = !(10 == 10);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0
}
  • 逻辑与

    • 格式: 条件A && 条件B;

    • 运算结果:一假则假

    • 运算过程:

    • 总是先判断"条件 A"是否成立

    • 如果"条件 A"成立,接着再判断"条件 B"是否成立, 如果"条件 B"也成立,结果就为 1,即“真”

    • 如果"条件 A"成立,"条件 B"不成立,结果就为 0,即“假”

    • 如果"条件 A"不成立,不会再去判断"条件 B"是否成立, 因为逻辑与只要一个不为真结果都不为真

    • 使用注意:

    • "条件 A"为假, "条件 B"不会被执行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真 && 真
int result = (10 == 10) && (5 != 1);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1
// 假 && 真
result = (10 == 9) && (5 != 1);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0
// 真 && 假
result = (10 == 10) && (5 != 5);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0
// 假 && 假
result = (10 == 9) && (5 != 5);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0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 = 10;
int b = 20;
// 逻辑与, 前面为假, 不会继续执行后面
int result = (a == 9) && (++b);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1
printf("b = %i\n", b); // 20
}
  • 逻辑或

    • 格式: 条件A || 条件B;

    • 运算结果:一真则真

    • 运算过程:

    • 总是先判断"条件 A"是否成立

    • 如果"条件 A"不成立,接着再判断"条件 B"是否成立, 如果"条件 B"成立,结果就为 1,即“真”

    • 如果"条件 A"不成立,"条件 B"也不成立成立, 结果就为 0,即“假”

    • 如果"条件 A"成立, 不会再去判断"条件 B"是否成立, 因为逻辑或只要一个为真结果都为真

    • 使用注意:

    • "条件 A"为真, "条件 B"不会被执行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真 || 真
int result = (10 == 10) || (5 != 1);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1
// 假 || 真
result = (10 == 9) || (5 != 1);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1
// 真 || 假
result = (10 == 10) || (5 != 5);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1
// 假 || 假
result = (10 == 9) || (5 != 5);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0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 = 10;
int b = 20;
// 逻辑或, 前面为真, 不会继续执行后面
int result = (a == 10) || (++b);
printf("result = %i\n", result); // 1
printf("b = %i\n", b); // 20
}

位运算符

  • 程序中的所有数据在计算机内存中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储存的。
  • 位运算就是直接对整数在内存中的二进制位进行操作
  • C 语言提供了 6 个位操作运算符, 这些运算符只能用于整型操作数
符号名称运算结果
&按位与同 1 为 1
|按位或有 1 为 1
^按位异或不同为 1
~按位取反0 变 1,1 变 0
<<按位左移乘以 2 的 n 次方
>>按位右移除以 2 的 n 次方

  • 按位与:
    • 只有对应的两个二进位均为 1 时,结果位才为 1,否则为 0
    • 规律: 二进制中,与 1 相&就保持原位,与 0 相&就为 0
9&5 = 1

1001
&0101
------
0001

  • 按位或:
    • 只要对应的二个二进位有一个为 1 时,结果位就为 1,否则为 0
9|5 = 13

1001
|0101
------
1101

  • 按位异或
    • 当对应的二进位相异(不相同)时,结果为 1,否则为 0
    • 规律:
      • 相同整数相的结果是 0。比如 55=0
      • 多个整数相^的结果跟顺序无关。例如: 567=576
      • 同一个数异或另外一个数两次, 结果还是那个数。例如: 577 = 5
9^5 = 12

1001
^0101
------
1100

  • 按位取反
    • 各二进位进行取反(0 变 1,1 变 0)
~9 =-1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001 // 取反前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0110 // 取反后

// 根据负数补码得出结果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0110 // 补码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0101 // 反码
1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010 // 源码 == -10

三目运算符

  • 三目运算符,它需要 3 个数据或表达式构成条件表达式
  • 格式: 表达式1?表达式2(结果A):表达式3(结果B)
  • 示例: 考试及格 ? 及格 : 不及格;
  • 求值规则:
  • 如果"表达式 1"为真,三目运算符的运算结果为"表达式 2"的值(结果 A),否则为"表达式 3"的值(结果 B)
示例:
int a = 10;
int b = 20;
int max = (a > b) ? a : b;
printf("max = %d", max);
输出结果: 20
等价于:
int a = 10;
int b = 20;
int max = 0;
if(a>b){
max=a;
}else {
max=b;
}
printf("max = %d", max);
  • 注意点
  • 条件运算符的运算优先级低于关系运算符和算术运算符,但高于赋值符
  • 条件运算符?和: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使用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 = 10;
int b = 5;
// 先计算 a > b
// 然后再根据计算结果判定返回a还是b
// 相当于int max= (a>b) ? a : b;
int max= a>b ? a : b;
printf("max = %i\n", max); // 10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 = 10;
int b = 5;
int c = 20;
int d = 10;
// 结合性是从右至左, 所以会先计算:后面的内容
// int res = a>b?a:(c>d?c:d);
// int res = a>b?a:(20>10?20:10);
// int res = a>b?a:(20);
// 然后再计算最终的结果
// int res = 10>5?10:(20);
// int res = 10;
int res = a>b?a:c>d?c:d;
printf("res = %i\n", res);
}

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

  • 早在小学的数学课本中,我们就学习过"从左往右,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这句话就蕴含了优先级和结合性的问题
  • C 语言中,运算符的运算优先级共分为 15 级。1 级最高,15 级最低
  • 在 C 语言表达式中,不同优先级的运算符, 运算次序按照由高到低执行
  • 在 C 语言表达式中,相同优先级的运算符, 运算次序按照结合性规定的方向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