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现实的人
一切精神源于物质:一份镇定剂可以改变人的情绪,一杯咖啡能让人振作。精神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都是基于现实的物质存在的,或许它让你感到挫折和压抑,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因此:直面现实,用行动代替祈祷才能真正的改变世界。
记录下所有
现实生活不比游戏里角色,人的知识一定会走向遗忘,你常用的那一部分会被记住,你不常用的另一部分最终会被遗忘,所以在你大规模的学习知识的时候,应该成体系地把它记录下来,衡量笔记质量的指标:能否快速复现知识。
保持开放心态
我们这代人身处漩涡的中心,有着独特的使命与难以想象的机遇,当然也需要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接下来加速自己的学习计划,探索世界真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世界观,请尤其注意群体标签不等于个体实际。
我看到因癌症离世的开源社区工作者写下:“Even if I keep on failing, as long as hope is still there, I will try and try again and try again. Because when I give up, that's it.”
来自世界各地的开源爱好者为开源社区无私奉献,非宗教的跨地域的共同体的雏形让我相信人类必能团结一心。
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的生产力大大提高,大部分简单劳动被机器代替,由此催生了资本。人工智能革命或许没有那么强的划时代性,但是它也逐步使得简单脑力(驾驶、决策)得到替代。
因此相信平等与自由,所以我相信社会主义,一切都预示着我们正走向一个命运共同体。
在生活上,明确并公示自己的目标和世界观可以帮助自己更快达成目的: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获得他人的帮助、避免不必要的误 会。
在软件上,初学者开源可以增强表达能力,获得指点。成熟者开源可以补充细节,完善项目,获得簇拥者。
我们越是成长,越是积累。越是需要保持开放心态,向他人学习。
平等自由的第一阶段是古中国:只有皇帝是是自由的,其他人都必须依附皇帝的意志。 平等自由的第二阶段是古希腊:被认可的阶级是平等自由的,奴隶主阶级彼此同等的享有投票权且都只能投一票。 平等自由的第三阶段是新教改革:在精神上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肯定了人和人都是平等的,包括奴隶,也包括皇帝。 平等自由的第四阶段是社会主义:人们彼此即在精神上平等,也在物质上共有。
我相信平等自由,也相信社会主义 。
一切皆要独立
个人的美好生活只有自己争取:子女不应寄希望于父母,父母亦不应寄希望于子女。伴侣不应当寄希望于对方,公民不应当寄希望于政府。亲属可能突然离世,政府也会换届倒台。 自己的美好生活应当做好独立实现的准备,能让自己赢得美好生活的只有自己。
不光是人需要独立,软件也是如此。在电子信息如此广博的当下,社会分工越发细致。譬如微信公众号,QQ 空间,但你没有办法拒绝其中的广告服务,你也无法阻止他们做出变更,譬如发表的内容和次数做限制。因此要永远相信自己的系统,做好随时脱钩的准备。
理性交流
- 交流可以代指讨论、辩论等深入的意见交流。区别于情绪交流(如:I think my boss is a bad guy)
- 所有的会议的目的应当是指向一个明确的结果,譬如:明确责任、具体的战略或方案执行。(高层探讨战略执行,一线探讨方案执行)
脱离明确的结果的讨论会导致胜负欲的出现。
最大规模的探讨冲突地为:娱乐与社科,这里对想要情绪交流的人使用了意见交流的一套方案,而对想要意见交流的人,使用的情绪交流的方法。因此从一开始,额外的冲突就是注定的。
- 所有我的建议是:在混乱未被规范之前,避免在未明的冲突区讨论。
客观认识权威
权威的人
在成长过程之中,人自然会遇到一些权威的人,他们在同样的道路上比你走的更远。但是要时刻记住,辩证的对待权威。因为权威在专业领域之外,往往表现的与普通人一致。
所以当权威的人就一个领域外的问题提出并不那么深刻的见解时,不要因此盲从,也不要否认他在本领域的专业性。
养成自己的辨别能力很重要,探寻深层次的问题,例如五次追问,现场还原等等。
权威的规则
法律是一种权威的规则。
规则的最终约束力不取决于人性的高贵,而是违约后果。
明文的规则 是国家法律条款,违约后果的执行有国家公信力保证。如果国家公信力不能保证,譬如一个强大的军阀借了政府巨额资产不还,政府往往是没有办法的。再譬如农民借了地主的债务导致要被逼死选择起义。地主如果没有足够的武装力量,也是会被推翻。并且胜利的农民会写下:这是正义的起义。
客观的认识国家法律需要意识到 2 点:
- 同个国家的法律是不停在变化的
- 不同国家的法律对同个行为的规定是不同的
常见的法律的变化譬如:防疫政策的改变。 常见的法律的不同譬如:禁毒、禁酒。有的国家禁,有的国家不禁。
刑法威慑存在三个维度:严厉性、确定性、及时性 刑法惩罚的三种类型:财产刑、自由刑、生命刑
- 严厉性 人民朴素的认为:只要提高刑法的严厉性就能预防犯罪,然而实际上二者并非一次函数那样线性相关。高强度的恐惧下往往会激起对立情绪。
“严打”之后的八年(1984 年至 1991 年)中,凶杀案平均每年递增 30%,强奸案每年递增 20%,伤害案每年递增 35%,抢劫案每年递增 80%。
而相反,在死刑复核权收回最高法之后,恶性的案件有所下降。这也能理解,假设打架是死刑,那么可想而知每一次打架的暴力程度都会急剧上升。
- 确定性 确定性 = 实际受到惩罚的犯罪/应该受到惩罚的犯罪 我国的破案率在 33%--40%之间,相信在看到这个数字之后,会有一些人萌发了犯罪的想法。当旁观者看见大量的犯罪者没有受到惩罚的时候,对旁观者而言,刑法就会失去威慑作用,进而催化犯罪。也是违法犯罪呈现区域化的原因。而相反,如果一个区域的犯罪都会被及时的处罚,那么大家更容易遵守。
- 及时性 及时性:惩罚距离犯罪发生的间隔有多长 譬 如吸毒人员回家后的一年每天都有概率被随机抽查是否复吸,在这样随机且高频度的检查下,吸毒人员的犯罪行为与惩罚间隔非常近,因此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
因此在现代社会下,如果想要参与预防犯罪的发生这一过程里,可以多多从身边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
放大到国与国之间,明文的规则是国际法律条款,而只有拥有追偿能力的国家,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如 A 国没有追偿能力,拥有 A 债的国家选择违约不偿还则很容易。常见的追偿能力包括:全世界第一的军费开支/各种国际组织的主导地位。二战之后主战国重新制定世界规则,所以法律的本质是一种当下的临时的规范,规范的前提是在这个框架下所有人的生活会更好。一旦这个前提不存在了,衍生品自然也不复存在。譬如 A 国失败的禁酒令。
因此到这里,要思考规则为什么此时得以存在和得以维持,才能在某些可以打破规则的契机出现时,通过打破规则来创造新的规则。而在未搞清楚规则得以维持的条件之前,打破规则的出头鸟下场不言而喻。
体系化学习
体系的知识才能创造价值
如果你仅仅知道胡萝卜长出根须需要多长时间,那么这是一条有用的知识。
但是,单独的这条知识并没有什么价值。
但如果你同时还知道关于胡萝卜生长叶片所需营养的所有信息,那么这条知识就有了价值。甚至可能有胡萝卜企业愿意请你去做顾问。
当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应该去看一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那些已经做出来的人,他们的文档与目录,不应该是俄罗斯方块式学习,而是拼图式学习,你知道一共多少块拼图,你现在在哪儿。
客观看待失败
失败只是意味着:这个方案行不通。所以你需要换个方案,仅此而已。 再次尝试的额外成本是在方案内的,因此我并不会过度在意。
置身与规划之中
总结与规划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需要坚持,也需要学习。同时它并不是个阶段性的技能:总结与规划是一件伴随一身的技能,不论是在校、在职、从政还是创业,甚至可以说你走的越远,此项能力便越重要。我建议你找到人生目标之后,可以每天都可以思考自己今天做了什么,明天要做什么。它是否和你人生目标一致。如此一来,你可以避免冲动的抉择,享受坚持的快乐,脱离低级趣味。定期的归纳和总结的磨练过程会带来许多衍生收益,譬如:定时的作息、冷静的性格、结构化思考。
在我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之后踩了许多坑,真实的成长:获得学历认证、掌握领域通用技能;虚假的成长:学习使用公司独有系统、盘点资产。总结的规律是
- 可迁移、可考核、可量化的能力才能提升称之为成长
我看到一事无成者花了大把时间担忧自己的健康,我看到毫无资本者小心翼翼的避开未知的挑战。不由得开始思考起人生的层级关系来,我想这个世界重要的事情并无太多,患得患失是陋习。人生的成长过程中,一些我曾经付出资源 的爱好没有继续陪伴我走下去,或者说没有达到我自己预定目标,这样的事情如果放在一家公司里,可以称之为产投研失败。
随着我不断的成长,这样的产投研失败是逐渐增多的,当然产投研成功也在增多。我回看这些事迹,如果我同时关注的项目很多,那么可能这些项目都会失败,因此我需要适当的集中精力,保持广泛的认知的同时,警惕雨露均沾。
- 人生有一些事情是重要的,这些事情是明确的无需过多探索的。
一旦清楚了这一点,我们便可以有意识的介入自己的行为,把它从自动挡切换为手动挡。就像瑜伽练习者有意识的呼吸一样。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如果不能依据层级分配精力,日后只会成为他人口中才华横溢却一事无成的小镇青年。我一直相信:有意识的规划大于临时的选择。
从大的方向来说,如果你有一个大学 4 年的详细规划,那么一定好过没有大学 4 年的规划。从小的细节上来说,如果你在逛超市之前有一个规划,比如购物清单。那么采购的效率有好过漫无目的的闲逛。在或者在打开手机之前思考要用手机做什么事情,比漫无目的的打开手机有效率。有规划者,心无杂念。无规划者,情绪被他人晕染。
明确目标
我父亲的目标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大超市。
我前任公司老板的目标就是把智能教育做到 L5。
多年前工作室的老板的目标就是在 45 岁前挣到 500 万退休。
一位高中同学的目标就是住上大别墅,种花养草,已经他在老家基本实现。
买衣服也是,花点时间一次系统的学习:色彩 、衣服材质、尺寸选择、和版式。当你明确要买什么颜色、材质、尺寸、版式的时候,整个购物过程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 当你决定要出发,最困难的部分其实已经完成了。
明确目标的益处:
- 帮助做决策:与目标契合的决策都应该做,反之不能做。
- 便于他人帮助你: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提前避免观念不同的合伙人
如何选择目标?
到了 18 岁之后,过去我没得选,现在我有很多选择,因此机会成本便如影随形(选择去 A 店打工便意味着放弃了 B 店)。
但是如果你迟迟不做出选择,每个选择都会变得更差。
- 如果你能果断做出选择并坚持,每个选择都比开始更好。
如何养成习惯
生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养成的习惯是我们各自的存量。当你的行为不符合习惯时,需要花较长的时间来改变,这意味着你想变得更好或者更差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同一个行为被不停的强化会形成增量反馈,譬如:运动、早起、坚守原则。当然也包括:不运动、晚睡、放弃底线。我们的行为很多,完整分析容易导致精力极度分散,因此给自己行为区分系统,闹钟响了就起床,时间到了就看书,就已经能超过大部分成年人了。
我司有一位公认的技术专家,他精通各类技术。代码写的层次清晰,性能卓越。但我仍然希望自己能够在某个细分领域超越他。这里的”他“是哲学意义上我对自己限制。对我来说,保持某个领域的卓越是一种习惯。好比每天去跑步的习惯,跑步过程中一旦暂停,再次起跑就会格外困难。
- 按系统规划目的,像管理军队一样管理自己的生活和言行,可以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
- 要每天不间断做有重大意义的事,保持卓越
- 立即去做,做错也比不做好
- 连续的执行才能看见效果 习惯像刷牙,每天都要刷。 一天不刷牙,三天就白刷。
- 重复,再重复。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的语言系统或是生活习惯
效率预估
我时常低估自己的效率,也时常高估自己的效率。
譬如我可能坐在椅子前写策划案写一天只能写一半,也可能原本要两天的框架浸提一口气就补完了细节。令人遗憾的是,我曾经准备多场考试,最终有部分仅差几分未能通过,这符合侯世达定律。因此在后续的行动中,如果我预估这个项目需要花费我 4 周,我会预留出 6 周的时间以确保此事的顺利完成。对于预估失败的项目(预估与最终结果的耗时相差过多或过少)记录下反思。
我明明比任何人都了解我自己,为何无法做出准确的预估呢?
前段时间我找到了一部分答案,主要有四点原因。
- 第一点对我而言影响最小:主观能动性。或许大部分人有过不想做某事导致效率低下的情况,但是这样的事情往往不多。
- 第二点对我而言影响较大:熟练程度。当然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和过去一模一样,但是总归有相似的部分,相似的越多我越容易再次完成它。但是这依然不能解决大部分问题,因为业务调整期遇到的都是新需求,而且很多需要你出圈解决。
- 第三点较为重要:详细的做事安排。我如果要做这件事需要预估出每天不受打 扰的时间,然后乘以 1.5 进行安排,它能搞定大部分冗长项目拖延问题,当然营造不受打扰的时间也是有技巧的,我是习惯 25 分钟专注,25 分钟杂事(看邮件看钉钉看微信处理各种生活同事房东朋友的问题),然后下一个 25 分钟开始专注,这样别人也不会一直找不到你,你也能更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但是依然解决不了我一坐一整天的情形。
- 最后一点是关键,明确这个事情怎么做,并且自己写到示例并确认方向是否正确。 譬如我写了一个策划案,写了第一个小活动,如果给到对应的批语便能很好的继续开展下去。
时间规划
时间规划最难的在于两端,即长远规划与细项规划,我的细线规划的逻辑顺序
- 我有什么我的时间只有 24 小时,这是固定值.
- 我做什么相同的事情在不同的时间段执行,效果不同. 对上文的解释:效果差的规划表不一定是细项不合理,可能是分配的时间段不合理. 举例:我们读书时有忘我的高效状态,解题时有思如泉涌的状态,我们要找到这种状态出现的原因.可能原因包括:时间段/光线/心情/主观意愿等
- 常见提效工具的选择分为三个级别 1.被工具掣肘 2.带着需求找/做工具 3.被工具赋能,超出你的期望
- 超车提效沟通是把双刃剑 1.当你找到了正确的沟通对象时,你的效率提升极为巨大 2.当你找到错误的沟通对象,talk is cheap. 诀窍:可靠数据源要存档
- 框架比细项重要 1.在规定时间内,五件事情都做了 80 分,比只做了 4 件要好. 2.我们可以不做到 100 分,但是需 要具备做到 100 分的能力,有的工作只会选择那些能做到 100 的人.这是出于我们的选择,而不是受制于能力.
- 定期整理 1.获取有效信息后,收藏至待整理 2.每周清理一次待整理,把特定代码,优化为通用代码 3.我有纸质本,名为待整理,作用为收藏自己的有效信息,定期放在电子设备上
合理的时间安排表:吃饭 30 分钟;不合理的时间安排表:12:00-12:30 吃饭
另外也需要注意:不要把压力留给未来的自己,未来的自己会有属于未来的压力。未来市场是无法预测的,我相信我会在未来活着,但也相信我会在未来猝死。
- 保持最好的状态的目的就是:让明天能有更大的概率存活。
- 对具体事情的规划好过对时间的规划。事件在前,时间在后。
使用技术进行信息过滤
公司昨天有人没关窗户,结果现在开始安排值日关窗了。
他说:“你看,这个就是相信管理,如果要是相信技术的公司,就会安装一个自动闭门器,相信什么是刻在公司基因里的。”
我是一个相信技术的人。
信息过滤是一件长久的事情,因为不论是自己还是媒体,都会投己所好。国内与国外的媒体面对外交友邦或者敌对国家的报道可能截然不同,信息源的选取要包含正反两面。
关于信息过滤我有三条原则: 1.超过 2 次虚假或极端片面的媒体会被永久过滤,互联网没有记忆,但数据库有。
2.过滤无法核实的推测的信息源:警惕一天发 10 条新闻的媒体,他们可能不会对信息进行严格的核实。
3.过 滤所有的信息讨论,讨论区无法上传证据图片、完整的有结构的论述(字数限制)因此讨论区是一个忽略过程而追求结论的地方,这里的信息不具备参考价值,因为有价值的是一体化的论证过程与结论。
过滤信息是为了利用过滤后的信息来解释并预测这个世界,因此我的纠偏逻辑是:避免无法证伪的思想,积极的世界做出预测并反思自己的逻辑。
这个过程我会经历许多的失败,这些失败是我停步不前的原因,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说,找到问题时,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正视不安的情绪
当面对难以解决的困难之时,正视不安与焦虑会促使我处理这一难题以摆脱这种焦虑。
哪些我回头看来成长最快的阶段,大多来源于从不安与焦虑症中挣扎的想出了一个我此前从未想到的绝妙方案。